分类列表
板式换热器
  • 板式换热器
  • 在线询价
    详细内容

    板式换热器

   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,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~5倍,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,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,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/5~1/8。

    a.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;

   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,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;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,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,适应新的换热工况,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。

    b.重量轻;

   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.4~0.8mm,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.0~2.5mm,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,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/5左右。

    c.价格低;

    采用相同材料,在相同换热面积下,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%~60%。

    d.制作方便;

   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,标准化程度高,并可大批生产,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。

    e.容易清洗;

   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,即可松开板束,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,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。

    f.热损失小;

   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,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,也不需要保温措施。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,需要隔热层。

    g.容量较小;

    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0%~20%。

    h.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;

   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,传热面上有凹凸,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。

    i.不易结垢;

    由于内部充分湍动,所以不易结垢,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/3~1/10.

    j.工作压力不宜过大,介质温度不宜过高,可能发生泄露;

    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,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.5MPa,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℃以下,否则有可能泄露。

    k.易堵塞;

   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,一般只有2~5mm,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,容易堵塞板间通道。

    经常用到的分类还有以下:

    1.根据单位空间内的换热面积的多少,板式换热器属于紧凑式换热器,主要是与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比较,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占地较大。

    2.根据工艺用途,又有不同的叫法:板式加热器、板式冷却器、板式冷凝器、板式预热器;

    3.根据流程组合,分为单程板式换热器和多程板式换热器;

    4.根据两种介质的流动方向,分为顺流(并流)板式换热器、逆流板式换热器、交叉流(横流)板式换热器,后两者用的比较多;

    5.按照流道的间隙大小,分为常规间隙板式换热器和宽间隙板式换热器;

    6.按照波纹,板式换热器有更详细的分别,不再累述,请参考:板式换热器板片波纹形式。

    7.按照是否是成套产品,可分为单机板式换热器、板式换热器机组。

    上一篇:四平换热器
    下一篇:可拆式板式换热器

    分享到